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站
網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行測資料  >> 其它   
其它
公務員考試《行測》技巧主題排除法
http://lanrencai.cn       2011-10-09      來源:山東公務員網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在片段閱讀中,通過關聯(lián)詞能夠快速尋找文段的核心句子,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技巧。但是在具體運用中,許多考生找到了核心的句子卻還是選錯了答案,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關鍵的一點就是同意替換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出現(xiàn)了錯誤。那么我們如何避免這種失誤呢,接下來山東公務員網專家在這里講述一個新的概念——主體。利用主體排除干擾選項,可以有效的避免考生在同意替換出現(xiàn)的失誤。

  主體是一個片段主要闡述的對象,蘊含著文段的核心思想。那么在一個文段的核心句子里面,必然含有文段闡述的主體,所以我們在做片段閱讀的時候,理解文段的主旨大意,一定要從核心的句子里面抓住文段的主體,如果選項中連主體都沒有提到,那么這樣的選項首先是要排除的。

  接下來我們以具體的例題來進行講解:

  例1:中國歷代異常發(fā)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次告誡世人:權力的私有及其日益專橫,只能導致萬民涂炭、王朝崩潰的慘禍。但是由于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入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(tǒng)治權力的剛性力量,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“代償”方式,即思辨、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。因此,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后期文化中,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,不僅“詠史”之作數量日益龐大,而且諸多經典之作及其警策,具有空前沉郁的歷史悲劇感。

 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:

  A。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

  B。剖析權力私有必然造成的社會危機

  C。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(chuàng)作成就

  D。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

  [解析]:由文段可知:文段的核心句子是最后一句話,這是對文段的總結。可是當我們讀完最后一句,對照四個選項,似乎看不出哪個選項是對核心句子的同意替換。這時我們可以通過主體排除法來解題,通過閱讀最后一句話,我們可以找到文章的主體是“詠史著作”,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提到,所以排除前三個,答案是D。

  例2:物質文化、技術文化的傳播,其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物質的和技術的領域,他們還可能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,甚至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。因為這些物質產品和技術發(fā)明,還體現(xiàn)了創(chuàng)造者、發(fā)明者的精神理念、審美情趣和價值追求,體現(xiàn)了他們作為某一文化共同體成員所接受的文化傳統(tǒng)的濡染和教育,而物質文化和技術文化的輸出,間接地傳達了這種特質產品所包含的精神內容和文化內涵,因而也就使其成為文化整體的代表而傳播并發(fā)生影響。

 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( )

  A. 物質產品的文化內涵來自于文化傳統(tǒng)

  B. 物質文化與技術文化也能影響人們的精神文化

  C. 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傳統(tǒng)促進了物質文化的傳播

  D. 物質文化與技術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發(fā)展

  [解析]:由文段可知:文段的核心句子是第一句話,后面的文字是具體解釋原因。由首句我們可以知道文段闡述的主體是“物質文化與技術文化”,四個選項中只有B和D項提到,所以排除A和C。而讀完首句,我們知道文段講的是兩種文化傳播的影響問題而不是發(fā)展的問題,所以排除D,答案是C。

  通過上面的例題,我們可以知道,通過主體進行排除,不但文段我們可以不全部閱讀,選項也可以,這樣就可以節(jié)約時間,提高做題的速度。

 

 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,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



互動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