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公務(wù)員考試中,都有這種類型的試題:
試題8.(北京2008-35)甲、乙、丙三人中,只有一個會游泳。甲說:“我會”,乙說:“我不會”,丙說:“甲不會”。如果這三句話,只有一句是真的,那么會游泳的是()。
A. 甲 B. 乙 C. 丙 D. 無法判斷
這類試題中的條件都沒有確定,但其中的矛盾顯而易見,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試題。歷年至今,“矛盾”類試題在全國各地公務(wù)員考試中反復(fù)出現(xiàn)。解析這類試題,關(guān)鍵要找到條件之間的邏輯矛盾,然后真假自明。
什么是邏輯矛盾?簡明地說,兩個不同的斷定,必有一個真,一個假(不必明確哪個真、哪個假)。比如:“這馬是白的”和“這馬不是白的”就構(gòu)成了邏輯矛盾。兩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。而“這馬是白的”和“這馬是黃的”就不是邏輯矛盾。雖然它們不能同真,但有可能都是假的:如果它是一匹紅色的馬呢?
兩個矛盾的命題必然一真、一假。那么,無論只有“一真”或只有“一假”的情況,這“一真”和“一假”都包含于矛盾命題中,其余命題的真、假就完全明確了。如:在只有“一真的”情況下,這個“真”包含在矛盾中,其余的命題就都是假的無疑;反之亦然。
掌握了這些常識,就可以用“鎖定”矛盾的方法,解答上題。
[解析]
(1)題中“甲說‘我會’”和“丙說‘甲不會’”矛盾,必有一句真、一句假。在只有“一句真”的條件下,真話就在甲、丙二人間,剩余的乙肯定是假話。
(2)從乙的假話“我不會”推知:乙會游泳。答案為B。
同樣思路,請看廣東試題:
試題9.(廣東2008-76)在向南方雪災(zāi)受災(zāi)地區(qū)的捐款活動中,某慈善組織收到一筆10000元的匿名捐款,該組織經(jīng)過調(diào)查,發(fā)現(xiàn)是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個人當(dāng)中的某一個捐的。慈善組織成員對他們進(jìn)行求證時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說法相互矛盾:
甲說:對不起,這錢不是我捐的。
乙說:我估計(jì)這錢肯定是丁捐的。
丙說:乙的收入最高,肯定是乙捐的。
丁說:乙的說法沒有任何根據(jù)。
假定四人中只有一個說了真話,那么到底誰是真正的捐款者呢?()
A. 甲B.乙 C. 丙 D. 丁
[解析]
(1)題中乙和丁說話矛盾,四人唯一的真話在兩者中,其余二人的話都假。
(2)從甲的假話“對不起,這錢不是我捐的”,即刻推出:錢是甲捐的。正確答案為A。
在增加難度的“矛盾”試題中,往往出現(xiàn)“兩真、兩假”條件,這就不僅要利用矛盾,還要結(jié)合假設(shè)才能快速解答。如:
試題10.四名潛水隊(duì)員是好朋友,預(yù)測他們參加深海探察預(yù)選情況:
張東:我估計(jì)咱們四個人誰也沒有條件入選。
劉霞:別人條件再強(qiáng),我看咱們幾個也能有入選的。
大勇:這次深海探察不能一個女隊(duì)員沒有啊!劉霞和晶晶最少能入選一個。
晶晶:是啊,我條件合格,應(yīng)該入選。
最后證明其中有兩人猜對了。實(shí)際情況是()。
A. 張東猜對,沒人入選 B. 劉霞猜對,大勇入選
C. 大勇猜對,劉霞入選 D. 晶晶猜對,晶晶入選
[解析]
(1)這四個好友,兩人猜對、兩人猜錯。
(2)張東和劉霞的猜測有矛盾。
張東:四人都不能入選。
劉霞:我們有人入選。
張東和劉霞兩人矛盾,必然一個猜對、一個猜錯。剩余大勇、晶晶兩人中也無疑一個猜對、一個猜錯(因?yàn)橛袃蓚€對、兩個錯)。
(3)以上只找到一對矛盾,推理線索似乎中斷了?!皸l件不確定,假設(shè)是關(guān)鍵”。在條件不明確的情況下,運(yùn)用假設(shè)。因?yàn)橐呀?jīng)推出“大勇和晶晶”一對、一錯,假設(shè)“晶晶猜對”(晶晶入選),那么,大勇也猜對了(劉霞、晶晶最少選一個),這與一對、一錯不符。因此,晶晶猜對不成立,即:晶晶猜錯了(她沒入選),大勇猜對了。
(4)根據(jù)大勇猜對(劉霞、晶晶最少選一個),推出劉霞入選了。
答案為C。即:大勇猜對,劉霞入選。
[付老師點(diǎn)撥]快讀:遇到真假變化,不必詳讀分清。
快解:揪出邏輯矛盾,剩余真假自明;
倘若真假未明,輔助假設(shè)可行。
矛盾分析,在解析其他類型的測試中,亦有廣泛應(yīng)用。邏輯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(復(fù)合矛盾、量化矛盾、模態(tài)矛盾等),全國各地試題變化靈活。備考可參考本章稍后介紹的直言命題推理、模態(tài)命題推理、矛盾律、排中律綜合解析部分的有關(guān)常識和各類習(xí)題。